致命的“人体决堤” ——留给医生的抢救时间所剩无几!​​​

信息来源:盐城三院 日期: 2022-07-22浏览:


67岁的患者,腹主动脉瘤破裂!立刻开通绿色通道!”一个多星期前的中午,刚刚完成手术的市三院副院长、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宋建祥接到阜宁县人民医院打来的转诊电话后,顾不得休息,立即组织医院心胸外科、介入科、重症医学科、麻醉科、普外科等相关学科进行MDT讨论,准备手术方案。因为他深知“时间”对于这种疾病来说极为宝贵,一秒都不能耽搁。

危!急!险!体内埋着“不定时炸弹”

一个多星期前,家住阜宁县城的刘女士突然感觉有些腹痛。开始,她以为是饮食问题,过会儿就能好,并未引起重视。但是,8个多小时过去了,刘女士的腹痛不见缓解,肚子里好像被什么东西撕扯着一样,疼得她浑身冒汗。家人见状马上把她送到当地医院就诊。经检查,刘女士被初步确诊为腹主动脉瘤,病情危重,医生建议立即转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紧急救治。当时患者非常危险,血压下降,已处于休克状态。抢救室医护人员立即对刘女士给予心电监护、补液、备血等,同时联系多学科联合诊疗。

腹主动脉瘤,并不是通常意义的“肿瘤”,而是像个膨大的“气球”,在管道局部鼓起了一个包。由于血流压力的冲击,腹主动脉壁发生扩张或者膨出,当最大横径达到或超过原来的1.5倍时,就被称为“腹主动脉瘤”。“腹主动脉瘤破裂死亡率高达90%,如不及时手术,半数患者极可能死于发病后24小时。而刘女士的腹主动脉瘤已破裂,血液流入腹腔,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的表现,必须马上手术。”宋建祥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。

成功手术 转危为安

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,宋建祥和同事们以最短的时间选出最佳的手术方案,考虑到刘女士当时正处于腹主动脉破裂期,腹部压力极高,如果这时候直接手术打开腹腔非常危险,可能造成瞬间大出血、心跳骤停,危及生命。大家一致决定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先在DSA局麻下放置主动脉内球囊临时阻断控制出血,后急诊行全麻下腹主动脉瘤切除+人工血管置换术。手术由市三院副院长、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张亚军、宋建祥率团队共同完成,术中发现患者腹主动脉瘤直径达10cm,周围腹膜巨大血肿形成。手术医生密切配合、谨慎操作,严格控制出血,历时3个多小时,成功为患者切除了腹主动脉瘤,并置换了人工血管,术后患者恢复良好。

目前,刘女士已度过了从“濒危”到“平稳”的十多天,有说有笑、能吃能走,丝毫看不出曾在死神面前走过一遭的样子。刘女士的儿子感慨道,他得知母亲的病情后,放下手上一切事务从苏州赶回盐城,期间从忐忑,到绝望,再到现在的“起死回生”。“谢谢盐城市三院,到了医院后医生一点都没耽误,立刻做了手术,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病人考虑,让我们一家团圆!”

“这次手术不仅考验手术医生,更考验多个学科团队之间的配合,刘女士的成功救治是每一个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。”宋建祥提醒,绝大部分腹主动脉瘤患者平时没有症状,大多数是在正常体检时才初次发现,还有少部分患者是在洗澡时,摸到肚子里有个搏动性肿块。很多老年人保健意识很强,每年要做一次体检,肝胆胰脾肾彩超是必不可少的,现在只需要加一个腹主动脉部位的彩超,即可发现这个“隐形炸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