畅通绿色通道 给生命以希望

信息来源:盐城三院 日期: 2013-01-23浏览:

畅通绿色通道  给生命以希望

市三院南院规范流程提升急诊服务能力

徐海涛

 

一提到急诊,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:急救车疾驰而至,医护人员神情凝重,紧张地组织抢救,与时间赛跑,与死神抗争……在急诊,生与死并不是哲学问题,而是必须直接面对的现实。市三院南院作为承担城南片区及周边的医疗急救任务的重要医院,高度重视急诊建设,不断规范急救工作流程,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培训、急救演练和竞赛,定期进行人员急救综合能力考核,有效地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灾害救援的综合能力和急诊急救水平,在全市突发事件、重大抢救的处理中,表现出了较高的应急救治能力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
6.3沈海高速盐城段重大交通事故救治凸显应急能力

201263,沈海高速盐城段因突发团雾发生多辆机动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,导致多人伤亡,28名伤员被紧急送至盐城市三院进行抢救、治疗,因市三院南院毗邻高速出口,很大一部分伤员被优先送到南院急诊进行救治。在接到急救中心通知后,市三院南院立即启动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,院长单际平、党委书记朱宏亮总协调,南院分管院长全部一线指挥,急诊科、重症医学科、骨科、 神经外科、骨科、普外科、手术室等科室科主任全部奔赴急诊待命,成立多个急救小组,对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。

“突发事件,急就是最好的诠释,时间急、病情急、抢救急,无论是医生、护士,还是医疗设备,没有准备时间让你进入状态,必须要第一时间拉得出,打得响。”急诊科周荣彪主任说,市三院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契机,加强急诊科建设,全面提高急诊应急能力,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医院急诊急救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。市三院南院急诊科建设高标准、高起点,现有留观床20张,重症抢救床2张,配备先进的抢救设备,拥有进口心电图机、多功能监护仪、除颠仪、呼吸机、全自动洗胃机、中央供氧、负压吸痰系统等,能随时抢救危重病人,并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护和生命支持。为适应急诊科室发展需要,应付突发情况的急救,医院投入巨资建设的急诊ICU也将投入使用,确保能肩负起在第一时间急救的重任。

绿色通道彰显人文关爱

去年8月份,急诊科收治了一名误服“百草枯“农药约50毫升的年青患者。“百草枯”农药中毒死亡率极高,误服5毫升死亡率达90%,该患者辗转多地医院,濒临绝望的家属将患者送至市三院南院。市三院急诊立刻启动绿色通道,迅速将患者送至ICU进行抢救治疗。ICU主任张国培立刻仇正锋医师等抢救成员,针对患者农药中毒量大且出现肾功能不全的症状,采取血液灌流+血液滤过等措施有针对性的抢救治疗。因病人有较强的精神症状,ICU护士长尹琴带领护理团队精心护理、耐心安慰疏导,经过3昼夜的救治,患者终于脱离危险。

1212月市三院南院收治一名“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疼痛一小时余”患者,患者神志模糊、全身青紫、脉搏微弱、血压偏低,病情十分危重。检查提示:T8-9椎体骨折,椎旁血肿形成、L23椎体及附件爆裂性骨折、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、肺挫伤、壁层腹膜下少量积气等。医院高度重视,立即成立了由副院长张亚军任组长,医务科、ICU、骨科、神经外科、普外科、泌尿外科、麻醉科、影像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抢救小组。在入院30分钟内基本明确伤情,并对患者进行了脾切除和肠修补手术,入ICU后给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、氧气吸入、颈托外固定、加强补液扩容、纠酸、升压、抗炎、化痰、止血、抑酸、维持水电平衡、营养神经细胞、大剂量激素冲击、支持、对症处理等,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,而且为日后脊柱固定手术及康复治疗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条件。

在急诊科,110120经常会送来车祸、高空坠落、农药中毒的急诊患者,甚至还有一些流浪汉或无主、无名氏患者,送诊时往往情况都十分紧急,患者生命危在旦夕。“救人”是首要任务,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,全力抢救的病人。绿色通道开通的不仅是抢救的通道,更是合理的让有需要的伤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治疗的生命通道,是市三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的彰显。 

软硬并举提升急诊服务能力

急诊能力是一个医院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,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、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。市三院在加强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对医护人员的应急、服务能力常抓不懈,并在全市率先启用绿色通道“一卡通”制度,对危、急重患者先抢救,后付费;同时配备内、外科备医师,作为急诊应急的后备医疗力量,确保危重患者在抢救、检查、过程中无缝衔接。

急诊的工作任务重、责任大,医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判断病人病情,权衡轻重,并拿出适当抢救方案。市三院南院在最近召开的“全面提升急诊服务能力”专题会议上,要求急诊急救必须按规范流程处置、全程无缝衔接,同时做好急救技能的培训、突发事件的演练、典型案例纠纷的剖析,保证处置的及时性、服务的连贯性、病人的安全性以及对舆论的敏感性。急诊无小事,市三院正是秉承这一服务观点,要求凡是急诊工作涉及到的每一个科室和部门,都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、规范急诊的流程管理,认真执行医疗核心制度,及时更新急诊诊治观念,不断提升急诊服务能力,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提供坚强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