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9日上午,市三院神经内科22病区医生办公室里温情洋溢,患者吴先生的家属手拿锦旗,眼含泪水,满怀感激之情,对医护人员说道:“感谢你们,是你们用精湛的技术,周到的服务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!”
10月27日凌晨,家在福建漳州,在盐工作的42岁吴先生,因突发头痛,呕吐急诊入院,检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。市三院院长助理,大内科兼神经内科主任、主任医师钟建国立即组织全科人员投入紧张抢救,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。入院后患者很快出现了极度烦躁,剧烈头痛的症状,大量镇静剂使用无效,情况急转直下,患者意识不清、谵妄,随时有生命危险。为了尽早明确出血病因,钟建国果断决定予以患者CTA检查,确诊为左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。因病情危重,患者被转入重症医学科,经予监护、镇静及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。10月28日下午,钟建国在神经内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侍海存,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宋维根,放射科副主任陈亚奇的协同下,为患者在全麻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+微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,成功地将出血的动脉瘤栓塞,避免了再出血的风险。然而,11月2日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加重,CT复查发现极度脑肿胀,考虑合并严重脑血管痉挛,钟建国立即为患者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、加强解痉、清楚自由基、扩容等措施,患者神智逐渐转清。11月5日患者病情再次发生改变,头痛、腰痛、颈项强直较前明显加重,脑脊液浑浊,脑脊液细胞数升高明显,钟建国提示患者既发脑脊髓膜炎,立即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,很快患者头痛改善,体温正常。经过精心的手术治疗,并辅助药物对症支持治疗,吴先生病情稳定,恢复良好,于19日顺利出院。
链接:蛛网膜下腔出血(SAH)是神经内科最危重的疾病,具有很高的死亡率,尤其再出血发生可危及生命。常见病因有动脉瘤、血管畸形、moyamoya病、颅内肿瘤、血管炎等,此外约10%病因不明。常见并发症有再出血、脑血管痉挛、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、癫痫、脑梗死、低钠血症。目前SAH病因治疗主要有介入微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及外科动脉瘤夹闭术。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等优势,所以目前为不少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。市三院神经内科自2001年开展神经介入治疗,是我市较早进入这一新兴领域的科室。近10年来神经介入病例逐年增长,去年完成50例治疗,脑血管造影检查超百例。
邵杰